
宣紙一般寫哪一面?
Share
宣紙正反麵判定及使用指南
一、傳統認知:光滑麵爲正麵
視覺與觸感標準
- 正麵:表麵光滑細膩,觸感平順,無明顯纖維紋理;
- 反麵:粗糙有花紋或纖維凸起,觸感略帶顆粒感。
判定方法:通過自然光或輕微傾斜觀察,光滑麵反光均勻,粗糙麵有散射光斑。
工藝成因:光麵爲撈紙時朝上的一麵,經曬幹碾壓形成平整表麵;毛麵爲接觸竹簾的背麵,保留纖維自然紋理。
二、實際使用:無絶對正反麵限製
傳統默認用法
- 多數人習慣選擇光滑麵創作,因其運筆流暢、墨色均勻,適合常規書法及工筆畫。
- 部分官方教程建議初學者優先使用光麵,便於掌握控筆技。
藝術效果導向選擇
-
粗糙麵(毛麵):
- 增強筆觸摩擦感,易産生枯筆、飛白等肌理效果,適合冩意畫或追求古樸風格的書法;
- 因纖維吸附性強,可加強積墨層次感,但需注意暈墨風險。
-
光滑麵(光麵):
- 油性保護層(如蠟箋類)可延緩墨色滲透,利於精細線條表現和小楷書冩;
- 推薦用於裝裱展示麵,以確保畫麵平整度。
三、創作場景建議
需求 | 推薦使用麵 | 説明 |
行草、工筆勾線 | 光滑麵 | 保証運筆流暢,減少意外暈染 |
冩意山水/枯筆書法 | 粗糙麵 | 強化肌理表現,增加作品張力 |
長期保存作品 | 光滑麵 | 保護層可降低氧化與潮溼侵蝕風險 |
特殊紙種(如蠟箋、灑金) | 默認光滑麵 | 加工工藝集中於光麵,反麵可能影響效果 |
爭議澄清與誤區
- “反麵劣質論”不成立:毛麵與光麵同爲宣紙組成部分,僅工藝差異,無品質高低之分;
- 暈墨問題:粗糙麵吸墨性強,需配合控製筆速與墨量,非紙張缺陷;
- 現代創作趨勢:越來越多藝術家主動利用兩麵特性進行混合創作(如光麵作主體、毛麵題跋)
總結
宣紙傳統定義中光滑麵爲正麵,但實際創作中需根據筆墨表現需求靈活選擇。初學者可優先使用光麵熟悉紙性,進階創作可探索毛麵的獨特藝術語言。